11月18日,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接到长岛综合试验区应急管理局救助信息,位于海中的南长山岛上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肠梗阻,情况危急,因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加上如果坐船到蓬莱再转车,至少要两个多小时,所以请求救助直升机前往救助。
接到救助信息后,北海救助局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指派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执行救助任务,蓬莱待命救助直升机“B-7313”迅速升空,飞往南长山岛。其间,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运控值班人员与应急管理局和烟台毓璜顶医院保持不间断联系,及时通报救助动态并协调接机转运相关事宜;军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启动优先保障程序,全力为救治患儿开辟空中生命绿色通道。
据搜救机长杜荣达介绍,起飞5分钟后,救助直升机降落南长山岛起降点;在现场等待6分钟,患儿和家属抵达起降点后,机组立即将其接至救助直升机。飞行途中,考虑患儿月龄小、病情危重,气压和噪音可能对婴儿的影响,救生员吕益杰给婴儿戴上降噪耳机,飞机高度也比平常适当降低。
展开剩余64%因毓璜顶医院附近高楼大厦林立,对飞行员的飞行技术也是很大挑战。救助直升机机组凭借精湛的飞行技术与丰富的救助经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提速,与病魔争夺分秒。
用时约24分钟,救助直升机“B-7313”平稳降落在烟台毓璜顶医院专用停机坪,等候多时的医疗团队立即接手,为患儿接受专业医疗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此次救助用时共计35分钟,是对“空中生命通道”效率的极致考验,充分体现军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烟台毓璜顶医院和救助飞行队在生命守护中的无缝协作。以此次救助为契机,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将继续强化沟通协调,深化与军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定点医院机构的交流合作,寻求建立长效、制度化的空中救援合作机制,形成反应迅速、高效救助有机整体,真正打通直升机救助“最后一公里”,为危急重症病患或伤员架起空中生命之桥。
记者了解到,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是国家部署在北部海域的专业空中救援力量,主要负责北部海域海上人命、财产和环境救助任务,属于公益救援。长岛各岛屿横跨渤海海峡三分之二区域,群众日常出行,都是要坐船到蓬莱,然后再乘车去目的地。最远的北隍城岛到蓬莱要坐5、6个小时的船,而且海上天气多变,有时候面临停航问题。海岛的交通不便,群众突发疾病或重伤往往贻误最佳治疗时间。对于长岛的危重病人,长岛应急管理局都是根据当地医院提供的病情研判,然后向北海救助队发出申请救助。
让我们记住这个英雄机组的编号和姓名:
B-7313机组
机长:杜荣达
副驾驶:刘海洋
绞车手:栗军辉
救生员:吕益杰、耿鹏辉
来源丨大众网烟台正规配资十大排名
发布于:山西省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股票配资手机版APP入口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