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全国多地气温骤降,流感病毒活动水平呈“爆发式”增强。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持续下降,但流感病毒感染病例显著上升,其中甲型H3N2亚型占比超98%,成为绝对主导毒株。由于居民对该毒株普遍缺乏免疫力,今年冬季流感高发期较往年提前约1个月,防控形势备受关注。
流感疫情呈三大特征 感染规模快速攀升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0月起我国流感活动已启动上升通道:10月上旬(第40周)全国仅报告11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10月中下旬(第42-43周)增至144起,进入11月后增长态势迅猛,第45周单周报告暴发疫情达621起,较10月初增幅超56倍。病毒检测阳性率同步飙升,第45周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中,流感病毒阳性率达29.8%,较前一周大幅提升11.7个百分点,其中0-14岁儿童青少年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流感呈现“流行早、增速快、北方强”的特征。往年流感季多始于11月中下旬,而今年10月下旬华南、西南等地区已进入中流行水平。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第45周,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6.1%,超过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ILI%的5.5%,且高于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同期水平(2.0%,4.9%和3.6%)。但流行强度仍在持续上升,国家疾控中心预测12月中下旬至1月初将迎来疫情高峰。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本次流感的核心特点尤为突出:一是毒株集中度高,甲型H3N2占比超98%,与去年主导的甲型H1N1差异显著,人群普遍易感;二是症状以全身反应为主,患者多表现为骤升高热(39℃以上)、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头痛,部分伴随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重症高危人群易引发肺炎等并发症;同时聚集性疫情突出,学校、院舍等人员密集场所报告疫情占比高,防控压力集中。
中成药销量激增 成为民众首选
流感疫情的来势汹汹,直接带动抗感冒药物销量“水涨船高”。
美团买药数据显示,近期南北方易感指数大幅提升,部分城市较上周增幅接近翻倍。同时,11月以来平台流感相关药品订单量环比增长也超1倍,其中感冒灵颗粒、小柴胡颗粒、西瓜霜、川贝枇杷膏等中成药长期占据月度销量榜单前列。


在各大实体药店,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类中成药也纷纷被摆上显眼位置,部分药店工作人员表示,近期中成药感冒药较平日销售加快,儿童专用中成药感冒药更是销量大增,不少家长都会提前囤货。
“相比西药侧重抗病毒,中成药在缓解流感症状上更具针对性,且副作用相对温和,是家庭常备的选择。”有石家庄药店销售人员介绍,今年咨询和购买银翘类、止咳类中成药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尤其是家长更倾向为孩子选择成分天然的中成药。多个中成药感冒药临床数据也显示,在流感治疗中,中成药与抗病毒西药协同使用,可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提升患者康复体验。
四款中成药精准辨证覆盖流感核心症状
结合今年流感的症状特点与中医“时行感冒”的辨证施治原则,康缘药业的杏贝止咳颗粒、金振口服液、散寒化湿颗粒、银翘清热片四款中成药凭借明确的临床定位,成为流感防控的“主力军”,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应用价值与今年流感特征高度契合。
针对流感最常见的咳嗽症状,杏贝止咳颗粒展现出独特优势。该药物具有清宣肺气、止咳化痰的功效,能显著缓解病毒感染引发的咳嗽、咯痰(痰少黏稠)等症状,且首日用药即显示出明显疗效。多项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一致证实,其在急性支气管炎、感染后咳嗽等不同类型的咳嗽治疗中,疗效确切、起效迅速、安全性良好,尤其擅长解决咳嗽咳痰伴咽喉不适这一临床常见难题,填补了西药单纯镇咳的不足。且该药物药性平和,适合儿童、老年人等敏感人群服用。
面对部分患者出现的风寒夹湿证,散寒化湿颗粒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部分流感患者初期表现为怕冷、无汗、肌肉酸痛、鼻塞流清涕等风寒症状,此时散寒化湿颗粒的解表散寒、化湿和中的功效可精准应对。该药物组方贴合秋冬季节“寒邪易夹湿”的发病特点,能有效缓解流感初期的全身酸痛和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体质偏寒的患者提供了针对性选择,避免了盲目使用清热解毒药可能加重病情的问题。
作为新的中药注册分类实施以来首个获批上市的1.1类中药创新药,银翘清热片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与今年流感高发的高热、咽痛、口干等症状高度匹配,能快速缓解流感初期的不适。临床研究显示,银翘清热片对流感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减轻咽喉红肿疼痛,且与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联用,能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是家庭流感防控的常备药。
专家提醒:辨证用药+科学防护筑牢健康防线
专家提醒:“中成药防控流感的核心是辨证施治,需根据症状类型选择合适药物。”风热或热毒证可优先选择银翘清热片、金振口服液;若以咳嗽为主则适用杏贝止咳颗粒;风寒症状明显者应选用散寒化湿颗粒,避免“寒热错用”加重病情。
中成药在流感防控中具有独特优势。一方面,中成药大多源自天然植物,副作用相对较小,对于儿童、老人等体质较弱人群来说更为安全。另一方面,其整体调理的特性能够从根源上改善人体的内环境,增强免疫力,不仅能缓解流感症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流感。而且,很多中成药对于流感引发的多种症状具有综合治疗效果,比如既能退烧止痛,又能止咳化痰。
对于重症高风险人群(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专家强调不可仅依赖中成药,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时,接种流感疫苗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配合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等防护措施,能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当前流行的甲型H3N2毒株与疫苗推荐毒株匹配度较高,且所有毒株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无广泛耐药现象。随着中成药在流感防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西医结合的防控模式将为民众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助力平稳度过本次流感高发季。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股票配资手机版APP入口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